|
視頻加載中,請稍候... play北京公交地鐵票價改革 play那些年的公交地鐵票價 play公交地鐵票價年內必調 play北京公交地鐵票價將調 向前 向後
7月3日至20日北京市發改委就北京公共交通票價改革問題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,這項關乎北京市2100萬常住人口的公共事務,近日引起社會廣泛關註。近日,市發改委、交通委等主管部門來到市人大,專門聽取人大代表對於改革的建議和意見。多數代表認為按裡程收費更兼顧公平,對於乘坐距離較遠的“通勤族”,在乘坐距離達到一定標準後,漲價幅度應小些,以減輕負擔。 京華時報記者 孫乾 聲音1 用市場機制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代表們普遍認為北京公交票價目前水平較低,普遍贊同適當調整票價。但代表們也認為,調價更重要的原因是利用市場機制提高資源使用效率,投入公共交通的財政資金更加科學合理使用,促進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,提升服務管理水平。 市人大代表、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海濤表示,在公交、地鐵維持低票價的同時,同期職工平均年收入大幅上漲,這就意味著,職工支付的負擔水平相對降低,每百元消費的交通費含量降低過快,這也造成瞭政府的補貼負擔過重。而公共事務產品的價格需要平衡多方面的因素,包括城市財政負擔能力、運營成本、城市環境等因素,也包括公民負擔的平衡,綜合評價來說,已經到瞭要調整的時候。 同時,市人大代表、北京市當代律師事務所的執業律師衛愛民提出,一方面當前票價確實比較低,長遠看確實應該調;另一方面目前北京地鐵所執行的“單一票制低票價”,其中財政資金對於公交的投入分配符合財政資金的本質特征,即“實實在在花在老百姓身上”。在財政收入有限的條件下,怎樣更好地分配政府投入到公共交通的資金使用比例,從而提高使用效率更為重要。 聲音2 大漲還是小漲代表意見也不一 周海濤代表通過測算建議,票價調整要按照公眾負擔水平為標準,建議在2007年負擔水平基礎上適當降低,也就是“小幅上漲”。他解釋稱,以地鐵為例,2007年的北京市地鐵與居民平均日工資相比負擔水平為1.4%,2013年大幅降低至0.52%。此次調價可以考慮回到2007年的負擔水平,並適當降低。按照這樣的水平測算,地鐵票價增長在一倍即4元左右。 市人大代表、民革中央委員王麗方認為,2007年以來實行的低票價政策體現瞭公交優先和惠民、便民的原則。但同時,低票價不符合節約的原則,過度低價會刺激消費。因為低廉的票價會使人們在出行時基本不用考慮出行成本,而通過價格杠桿,可以引導人們在出行時間、出行距離和出行方式上更合理地選擇。基於此,她建議票價調整幅度適當加大。 聲音3 給路途遠的“通勤族”適當優惠 對於此次票價改革是“單一票制”,還是“按裡程計費”,代表們也有不同看法。周海濤代表表示,單一票制在管理上相對更簡單,而按裡程計費則更科學精確,但是會在管理上給軟硬件帶來很大挑戰,權衡利弊,還是單一票制更合適。 “多坐多收錢,少坐少掏錢。這是一種較為公平的選擇。”衛愛民、王麗方、朱建嶽等多位代表則支持按裡程計費。 但是,一些來自基層社區的代表則提出建議,李娟代表則結合調研案例,提出瞭進一步的意見。對於這些乘坐距離較遠的“通勤族”,在乘坐距離達到一定標準後,漲價幅度能夠小一些,以減輕他們的負擔。 “如果采用計程票價,從我們工作的角度來說確實更復雜,組織起來更麻煩。”來自一線的市人大代表、北京地鐵運營公司四分公司昌平線西二旗站區長李文傑表示,按照裡程計價不能預測乘客的車票都是去往哪一站,需要花多少錢,一些本來能提前做的工作做不瞭,對於臨時購票的乘客,需要現場逐一面對面解決。但是她也認為,長遠看計程票價有利於體現公平性。 聲音4 應制定公交票價調整良性機制 參與座談的代表們比較一致的意見認為,公交和地鐵的票價調整應節奏統一同時做出調整。 朱建嶽代表提出,希望借此次調整票價契機,本市形成針對公共交通費用調價的良性機制,包括制定合理的調價周期,票價調整的依據是否與收入增長率、GDP、油價等因素相關,在滿足一定的條件後依法依規啟動票價調整。 與會的大部分人大代表還提出,在普惠制的政策基礎上仍舊執行對於老年人、殘疾人等專項補貼。此外,建議實施錯峰調價、區段調價、人群調價等方式。 朱建嶽建議,未來針對特殊人群的專項補貼要精確,有效,比如說可以實行實名制,同時針對特殊人群“定向補貼”。 李文傑代表表示,現在的免費政策主要是憑證免費,但是有證件就會有假證,實際售檢票過程中很難對此進行區分,同時受益人群的需求也在變化,“暗補變明補”後,補貼能夠落實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群,同時這些受益人群會根據需要選擇自己的出行。 (原標題:人大代表建言公交票價改革) (編輯:SN098) |
- Sep 18 Thu 2014 11:49
北京人大代表建言公交票價改革應給通勤族優惠|北京公交票價改革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